Posts

《聖經》失憶 (May 12, 2014)

書架上有我三本讀舊了的聖經:一本畫舊了,一本寫滿了主日學和聽道筆記,也有一本因讀破而封上厚厚膠貼。它們都是退休聖經,跟我走過每一段信主歷程。偶爾拿來看,摸摸它們歲月痕跡,回憶過去信仰路上小故事,品味它們那些每受歷史時刻畫下的皺紋,猶如會老朋友。但隨電子聖經面世至今,以往笨拙的聖經已慢慢給輕巧的手機所取代。那能受歲月催殘的光滑金邊皮面已慢慢給青春無敵的光滑玻璃面所取代。將來信徒的讀經生活,可能是一個既一塵不染又環保的讀經生活。然而,它再也不能留下刻骨銘心的回憶和小故事了。

「雨傘運動」之後 (Oct 5, 2014)

 爭取民主,「雨傘運動」只是序幕。我們仍需發展穩固的理論基礎,方能推動前行。換言之,在爭取「公民提名」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了解何謂「公民」。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究竟是什麼?西方社會是如何發展出「公民」理念的?而中國歷代朝野又如何理解「人民」這一概念? 這些問題皆屬人文範疇,關乎社會的根本思考與價值取向。然而,在這個崇尚金錢與投機的香港社會中,人文學科早已淪為邊緣。在現行教育體制下,歷史、哲學、文學和藝術被視為「閒科」,無法與家長心目中的「搵食工具」相提並論。 「雨傘運動」過後,學生回到課堂,或許只是回到舊有的日常:抄筆記的繼續抄筆記,玩 iPhone 的繼續玩 iPhone。他們可能等待下一次示威的機會,但少有人會立志追求深入的人文研究,比如學習王丹那樣,將學運的熱情延續至歷史、哲學的探索中。然而,即便有人願意嘗試,恐怕其志向也會被香港的功利主義與現實壓力磨滅得無影無蹤。 缺乏人文基礎,香港的民主運動恐怕只會淪為一波又一波的抗爭,難以真正生根發展。民主需要的不僅是行動,更是思想、文化與價值觀的深厚支撐。唯有如此,民主的理念與實踐才能在香港這片土地上持久紮根,推動社會的長遠進步。

尋找馮平山圖書館 (April 3, 2016)

 在香港旅遊時,一日心血來潮,想前往香港大學參觀那歷史悠久的馮平山圖書館。 我和 Wendy 到了港大,發現遊人不少。於是,我找了一對看似學生的男女詢問如何前往馮平山圖書館。女孩目光略顯猶豫,卻指我們去總圖書館看看。我們按指示走到那裡,但眼前的建築卻令人失望不已。這分明是一座現代化的建築,完全沒有歷史感或書香氣息。更令人困惑的是,館內牌匾上並無「馮平山」字樣。 為了解惑,我詢問了一位管理員,她卻也面露不確定的神色,只說:「這就是了。」這讓我心生疑惑:如果這真是馮平山圖書館,為何連這樣重要的名字都沒有標示?事情顯然有些蹊蹺。此時,Wendy 指著遠處的一座英式建築說:「可能在那裡。」我們只好前去一探究竟。 那座傳統的英式建築是港大本部,看來頗具紀念價值。不少穿著畢業袍的學生正與親友在此拍照留念,似乎是港大學生。然而,這更讓我失望。因為我先後詢問了三個學生,他們竟都不知道馮平山圖書館的所在。此時,我自知可能與這座圖書館無緣,便與 Wendy 在這座英式建築內拍了些照片後,沿著斜坡下山。沒想到不久後,我竟發現了一座名為「馮平山樓」的建築。遺憾的是,那裡是博物館,而非圖書館。 儘管如此,我仍堅信馮平山圖書館一定還存在。然而時間已晚,我們也感到疲憊,只得作罷。 回家後,我立刻上網查詢,不到五分鐘便水落石出。原來,馮平山圖書館早已遷至總圖書館的四至六樓。然而,一個問題浮現:總圖書館應該是學生常去之地,為何那些穿袍的畢業生竟毫不知情? 或許這是因為他們平時專注於自己的學科,每次到總圖書館時,只前往與其學科相關的書架,而從未留意四至六樓究竟是什麼。這樣一來,如果那些穿袍者真是港大畢業生,是否反映了香港的通識教育存在問題?通識教育的本意,正是要培養學生向外探索的精神,拓展知識面,達致「通」的境界。而這種現象似乎與此初衷背道而馳,值得我們深思。

十年 (April 10, 2016)

剛看過《十年》,實在不得不讚好。五個故事各具特色,整體構思精巧。 第一個故事帶有濃厚的黑色幽默,令人會心一笑的同時,又感受到深層的諷刺意涵。第二個故事藝術性十足,無論是鏡頭角度還是背景音樂的運用,都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與符號,值得反覆觀看、細細品味。 第三和第五個故事則偏重現實主義,符號運用較少,情節更貼近現實生活。這種方式讓觀眾不會覺得過於抽離,而能與故事產生共鳴。觀影之後,很自然地進入反思階段。 在這兩個現實故事之間,插入了一個極具混合風格的第四個故事。這段既有符號表達(尤其是片首片尾的香港畫面),又有個人化的故事描寫;既包含類似紀錄片的訪談,也糅合了感性與理性分析,堪稱全片的高潮部分。將這一段安排在尾二的位置相當巧妙,因為從高潮(第四)過渡到更為落地的現實(第五),形成了一個心理節奏:先將觀眾的情緒推向高峰,刺激腦神經,隨後帶回現實,引發深刻思考。 整體來看,三、四、五這三個故事都或多或少反映了當下香港的種種現實問題,如普通話教學、本土意識、港獨爭議等。從前兩個故事的符號藝術,到後三個故事的現實貼近性,整部《十年》展現了高度的設計感和深思熟慮的安排。 《十年》能夠得獎,當真是實至名歸。

「一帶一路」的問題 (Aug 4, 2016)

我們確實需要深入瞭解「一帶一路」的相關問題,才能更全面地思考其中的宣教機會。這是我肺腑之言,因為我剛剛快速瀏覽了一本近期的宣教雜誌,其中六篇文章探討了「一帶一路」與宣教的關係。遺憾的是,只有一篇提醒我們應謹慎行事,其餘五篇全是報喜,稱之為宣教的契機。 在宣教策略方面,我認為我們不僅需要求神興起一代又一代的宣教學專家,也需要求神興起更多信徒投身中國及國際經濟、政治研究。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以更全面且平衡的視角,為宣教事工奠定堅實基礎。

香港之旅 (May 21, 2017)

Image
 我回到多倫多後,有人問我買了什麼書,但當時未有機會詳談。現在不妨稍作介紹: (一) 三本有關閱讀的書 我曾與一些弟兄姊妹分享,自己有意在多倫多舉辦讀書會,鼓勵信徒多閱讀。這次買的三本書雖是教外著作,但都帶給我不少啟發。其中,《讀書的力量》是臺灣某大型讀書會出版的文集,內容深具啟迪。這三本書實在太好了,我回來後便手不釋卷,不久便讀完了。 (二) 遠藤周作的《沉默》 這本書我已讀了一半,當中涉及一些神學議題,可與路德的十架神學展開對話。讀畢後,我希望能寫一篇短文加以反思。遠藤的文筆細膩,文字中隱藏不少伏筆,文學與神學符號交織,極具深度,讓人回味無窮。 (三) 《看懂孩子的話中有話》 這本書非常吸引我。在專注神學教育之前,我對兒童教育曾有一段日子有濃厚興趣。如今,這興趣延伸至兒童的認知與心理發展。我正嘗試收集兒童繪畫作品,藉此探究他們的內心世界。相信這本書能給我不少啟發。 (四) 兩本有關伊斯蘭世界的書 在這個領域,我已經搜集了不少資料,現正是閉關消化的時候。我希望不久將來能在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機構中開設「基督教與回教對話」類似的課程。多年前,我曾在教會用中英文教授過類似的主日學課程。然而,要全面了解回教及伊斯蘭文化,還需更加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以客觀的態度與同學們探討如何向回教徒傳揚主耶穌。我始終認為,客觀了解極為重要,但今日多倫多華人教會似乎偏向妖魔化回教,這是需要警惕和改善的。 (五) 路德的《大問答》 這本書是為了迎接宗教改革500週年而特別選購的。除此之外,也可作為備課材料,以便日後開設「路德著作選讀」課程之用。

茶餐廳的藝術 (Oct 22, 2017)

Image
什麼是自由?自由就是打破傳統規範,率性表達自我。藝術若失去了自由,就如同一條在湯中泡得爛蓉蓉的西洋菜,毫無生命力可言。 茶餐廳正是展現真正自由的舞臺,是孕育行為藝術的搖籃。在這裡,人人皆可突破傳統規範,率性表達自我。正因為這是一種從人性深處自然流露的自由,便展現出一種渾然天成的美學。我是誰?誰是我?於是成為了一對平行而互映的鏡子,引領我陷入無盡的沉思:她端來的一碗湯,是給我喝的,還是給坐在對面的「我」喝的?究竟是我點了湯,還是那坐在對面的「我」點了湯?我與他,他與我,誰是吃午餐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