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中的信仰衝突 (November 10, 2020)
"the inevitable consequence of unregeneracy is unbelief" (Knowing God, p. 71)
「人未曾經歷重生,是因為他們不信」(《認識神》, 2016, p. 81)
--------------------------------------
中譯恰好與原文意思相反。原文的意思是,未能重生的人,是不會相信的。這凸顯了巴刻與我們一般所理解的救恩論有著顯著的不同。巴刻秉持不折不扣的加爾文主義觀點,認為人類因完全墮落,甚至連接受耶穌基督為個人救主的能力都沒有。要使人接受福音,首先必須使那人重生。換言之,那人在尚未接受福音之前,已經由聖靈使其重生!
然而,我們一般的理解卻是先決志後重生。如此一來,問題便出現了:人若未重生,又如何有能力決志接受福音呢?針對這一點,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解釋。有些人認為,聖靈會感動人決志;也有人辯稱,即便沒有聖靈的工作,人的決志僅僅是一種接受禮物的行為,並不算是人的功德,因此與因信稱義的教義並不相矛盾。然而,也有人指出,這種辯稱仍帶有半伯拉糾主義(Semi-Pelagianism)思想的嫌疑,存在一定的爭議。
但無論採用哪種解釋,這都反映出翻譯工作的挑戰性和複雜性。翻譯者往往會因語意的取捨而陷入思想的衝突之中。然而,若能在取捨的過程中保持開放的態度,翻譯的過程不僅僅是文字轉換的技術性工作,更可以成為一個促進文化與信仰深入對話的機會與橋樑。這樣的翻譯,不僅是語言的橋樑,也是思想與靈性之間的橋樑,使不同文化和神學傳統能夠彼此交流,共同追尋真理。
Comments
Post a Comment